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不支持Flash
跳转到正文内容

住宅楼变身酒店式公寓 购房者零首付就能买到房

http://ks.leju.com/  2011年12月19日10:16  东方网-劳动报

 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,让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格外寒冷,曾经对年末政策放松抱有幻想的开发商们,在中央“房产调控坚决不放松”的定调面前,不得不为面对如何熬过这个可能更长的“寒冬”而发愁。他们一边在经营思路上悄然转变,希望通过“曲线救市”等方式,等待另一个春天;而另一边却依然在“促销”大战中尖走偏锋,只为了吸引购房者。

  住宅楼变身酒店式公寓等待行情好转再销售

  房地产的冬天,一些颇具眼光的开发商,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酒店式公寓,准备通过“曲线救市”,等待房地产的下一个春天。

  “我的出差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4月,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找到我们,要求合作。”柏雅集团高级顾问、柏雅居服务公寓总经理徐斌说。作为酒店式公寓的著名中资管理品牌,柏雅集团的门槛自从今年2月以来几乎被房产开发商踏破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想把手中的楼盘转型成酒店式公寓,熬过这个房地产的冬天。

  两个楼盘同一种经营模式

  今年9月28日,位于无锡市中心的红豆国际广场柏雅居全套房开业,这是最近住宅楼转成酒店式公寓的一个案例。

  今年2月以前,红豆集团销售了红豆国际广场300套住宅中的150套,以平均每平方米2万元的单价售出。然而此后,随着房产调控政策逐渐发挥威力,市场观望气氛浓厚,楼盘就开始卖不动了。尽管周边楼盘的七、八折促销此起彼伏,但红豆集团没有加入这场混战,他们在寻找更好的商机。

  3月份,红豆集团找到了柏雅集团展开合作,把住宅楼转型成酒店式公寓运营,9月28日开业以来入住率超过95%。

  转型成酒店式公寓,对开发商究竟有什么好处?徐斌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,红豆集团目前手中有150套住房,每套的面积在80到100平方米,就算按照每平方米2万元的价格全部卖完,市值近3亿元。按照红豆国际广场柏雅居每套每天500元的房价,150套房间一年的营收大概在2500万元,去掉交给管理方的费用,开发商的回报率在5%到10%,也就是说公司在拥有这些房子的同时,有了稳定的现金流。

  而柏雅集团在浦东向城路上的柏雅居服务公寓,似乎给出了开发商看好转型酒店式公寓的另一个理由。

  2006年,位于浦东新区向城路的爵士公寓,作为当时浦东唯一的两幢外销楼盘中的一幢,被欧洲的资金买走,2万多平方米的面积交易价在3亿元左右。投资方找到了当时刚刚成立的柏雅集团,希望把它打造成酒店式公寓。在化了近3000万元的装修后,公寓正式从2008年开始营业。尽管该酒店式公寓的出租率不到95%,但是每套每天近千元的价格,每年的营收还是达到了四、五千万元,去掉管理费,投资方的年收益达到了近10%。然而更可观的是,当时看似很高的每平方米1.5万元到2万元的房价,5年后的今天涨到每平方米4、5万元,房产升值给投资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。

  并不是所有的楼盘都适合转型

  那么住宅楼改成酒店式公寓有没有政策障碍?是不是所有的楼盘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呢?

  据了解,其中的政策障碍基本没有,由于酒店式公寓不像宾馆等面向散客,需要国家旅游局批准,只要到当地公安部门申请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就可以,它作为普通商户归工商管理。在取得经营许可证后,经过改造,通过消防等各方检验通过后,即可对外营业,其原来的住宅地产的性质不变,也就是说所有的住宅仍有一张张小产权证,开发商随时都可以把它作为普通住宅出售。

  那么外面号称酒店式公寓也不少,并不是每家都经营得那么好,如果开发商选择转型,有没有必备的条件呢?作为业内的资深人士,谈到这个问题徐斌侃侃而谈:“根据我们的经验,如果某个楼盘要转型成酒店式公寓,首先该楼盘的区域内要有一定数量的外商投资企业,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外籍人士来这里常年出差;其次该楼盘附近要有比较好的配套,如交通、商业设施等,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。”

  “有了这些条件,住宅楼改成酒店式公寓,后续开发商肯定还要投入,目前的开发商头寸吃紧,这些投入会否成为开发商的负担?”记者不由地为开发商担心。徐斌说,对于开发商来说,这点投入应该没有问题。像向城路的柏雅居服务公寓,从毛坯房到成为能对外营业的酒店式公寓,投资方前前后后的投入也没超过3000万元,无锡的红豆国际广场更少,由于本来就是全装修房,转型的成本只花了一百万元左右。

  酒店式公寓“生存理由”何在?

  如果转型了,酒店式公寓的生意不好,那对开发商来说不是雪上加霜吗?徐斌笑了笑说:“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,所以我们建议客户要对自己的楼盘加以判断,是否符合上述两个基本条件,如果不符合,我们也不会建议开发商转型。有了上述两个条件,配合酒店管理公司的良好管理和市场营销,生意就不可能差。酒店式公寓的市场广阔,特别是在中国,现在中国有多少外商投资企业?他们中如果每家公司有三到四人的外籍高管常驻中国,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!还不算临时出差的人员。当然外籍高管可以选择自己租住民房,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感觉不安全;他们也可以选择宾馆,但是宾馆和酒店式公寓有一个最大的区别,那就是宾馆的大堂等公共部分很大,一般房间都很小,可是酒店式公寓公共部分很小,但是房间很大,一般都在80到100平方米,客厅、房间、厨房、卫生间一应俱全,就是一个家。如果你到某地玩几天,住宾馆问题不大,但是如果几个月呢,你总归希望每天有个家的感觉,而且这个还是有管家式服务的家。”

  徐斌告诉记者,无锡红豆国际广场柏雅居全套房开业前夕,他们在当地的外资企业发宣传资料、做营销,没多少时间,房间基本上就订满了。他说,酒店式公寓的营销不像保险、理财产品,一个是刚性需求,一个是弹性需求。刚需对一个市场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撑。“酒店式公寓比宾馆还有优势,一是酒店式公寓一般都是常住客,合同一签就是一年,但是宾馆以散客为主,显然前者比后者的经营更加稳定;其二是税收不一样,酒店式公寓的税收要大大低于宾馆。因此开发商选择酒店式公寓的风险就小了。”

  住宅楼转型只是“权宜之计”?

  房地产的这个冬天,让处在酒店管理集团的徐斌也感触很深。他说,2006年到今年初,柏雅集团所开设的连锁酒店式公寓,业主方都是股东的关系方,而今年2月以来,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家毫无关系的房产开发商来谈合作,其中不乏国内非常知名的开发商。而记者从两大国际酒店式公寓管理集团雅诗阁、辉盛了解到的情况也差不多。

  徐斌透露,国内的开发商对转型酒店式公寓基本上还是属于“曲线救市”,等到房产行情好了再出售,这点和国外的投资基金完全不同。如果开发商设定了5年的规划,5年期间可以得到稳定的现金流,等到行情好了出售,以前要打折卖的,未来或许不打折就可以卖掉,而且有酒店式公寓租约的房子,价格肯定更贵。

  究竟此条开发商的“曲线救国”之路是否成功,一切只能由市场来检验。

Powered By Google

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

登录名: 密码: 快速注册新用户

东方网-劳动报发表的文章

  • 2011-12-19 10:16